• 最新
  • 版块
  • 标签
  • 热门
  • 用户
  • 群组
  • 太微中文教程
  • 新插件投票看板
皮肤
  • Light
  • Cerulean
  • Cosmo
  • Flatly
  • Journal
  • Litera
  • Lumen
  • Lux
  • Materia
  • Minty
  • Morph
  • Pulse
  • Sandstone
  • Simplex
  • Sketchy
  • Spacelab
  • United
  • Yeti
  • Zephyr
  • Dark
  • Cyborg
  • Darkly
  • Quartz
  • Slate
  • Solar
  • Superhero
  • Vapor

  • 默认(不使用皮肤)
  • 不使用皮肤
折叠
太微中文论坛icon

太微中文论坛

我的通用笔记方法

已定时 已固定 已锁定 已移动 讨论
精华笔记法
4 帖子 2 发布者 297 浏览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此主题已被删除。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
  • Z 离线
    Z 离线
    zm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1
    • 用自己的语言记录笔记:费曼学习法
    • 任意一条笔记都带至少一个链接通往上一级或者相关笔记(不创建孤立笔记)
    • 加上合适的笔记标签(在 TiddlyWiki 或者 Obsidian 等类似笔记软件中,标签是一个优秀的组织工具)
    • 笔记的标题本身能大概解释该笔记的内容
    • 在适当情况下原子化笔记
    • 使用反向链接索引和浏览笔记
    • 目录(TOC/MOC)仍然是组织笔记的优秀方式
    • 时常回顾笔记,形成新的思考
    • (获得反馈)

    不要陷入教条主义,选择适合自己的笔记方法最关键。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2
  • 机杼机 离线
    机杼机 离线
    机杼
    写于 最后由 机杼 编辑
    #2

    那我也简单写几句吧。

    一定要多写,不管是写了是否重复还是写的混乱,一定要多写。笔记这个东西,写的不够多,是写不出灵感的,没有灵感的加持,就像打怪不能上易伤一样,那打的多难受啊。

    写的多了才会出现管理的需求,才会出现整理的需求,才会需要对这些笔记进行更深入的整合,分门别类。

    分好了之后,才会对某一个领域的某些看法有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认识,然后再深入去找资料,去辨别这些看法是不是成立,为什么成立,又为什么不成立,又为什么不成立但还有很多人信服。他们所信服的逻辑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信服?

    到了这一步,就可以往更深入的方向走了,看一些学术性较强的书籍或者直接去搜索相关论文来看。当然前提是对这一领域非常熟悉了,有足够的背景知识和理论基础。如果没有的话,那可以找一些普及性书籍来看,最常见的就是教材,但一般来说,国外的会比国内的好很多,这些年国内也引进了很多国外的教材,翻译质量暂且不论,总体上来说是值得一读的。

    读的越多,要写的笔记越多,写的越多,要读的东西越多。

    笔记整理的话,最关键就是删改笔记。笔记不是定理,不可能一写出来就正确,就完美。完美的笔记是在不断删改中出现的。特别是对于tiddlywiki这种笔记软件,一个条目往往只有写的很好才能增加在其他条目里引用和嵌入的几率,如果条目本身写的不好,那在其他条目里引用或者嵌入只会污染整个wiki。

    所以,放心大胆地删改你的笔记吧。不用担心你后面写的内容会没有之前写的内容好,这是极少数情况。如果你担心这一点,那你完全可以写两个条目,把对这一问题的两个看法都保留下来。人总是矛盾的,同时持有两个看法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看法都是有可能的。如果真是如此,那更需要去寻找到背后矛盾的本质。两者是在同一层次上吗?确实有不可调解的矛盾吗?为什么会这样?

    当然写笔记有些需要记忆的内容,可以用tidme插件或者anki来帮助复习。现在都有了fsrs算法,虽然与supermemo可能还差点,但大差不差了。

    复习卡片跟笔记差不多,复习卡片编写的越好,复习效率越高,复习的次数越少。这方面可去看叶佬的专栏。

    简单就是这些吧。随便写写。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
    2
  • 机杼机 离线
    机杼机 离线
    机杼
    写于 最后由 马萨伊尔 编辑
    #3

    没用tiddlywiki之前,我的笔记到处都是,有记在notion里的,有记在qq里的,有记在微信里的,有时是跟别人聊天,有记在笔记本上的,有直接记在书上的,还有微信读书里的,还有wps里之类的。因为看到了有意思的内容,想表达出来,就随便写了。结果就是好多没有整理就找不回了。还有用过好多的阅读器,不同的平台上的。

    所以后面我都是尽可能统一放到tiddlywiki里,在tiddlywiki里整理。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1
  • Z 离线
    Z 离线
    zm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4

    我这就去更新通用方法,增加以下几条:

    • 多写,多写才熟练,才知道自己需要如何组织整理,对某一领域或学科越发熟悉反哺自己阅读更多更好的书籍
    • 多增删改,甚至写重复但矛盾的笔记,真知通常出于矛盾碰撞
    • 借助插件或工具做复习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登录

  • 没有帐号? 注册

Powered by NodeBB Contributors
  • 第一个帖子
    最后一个帖子
0
  • 最新
  • 版块
  • 标签
  • 热门
  • 用户
  • 群组
  • 太微中文教程
  • 新插件投票看板
  • 登录

  • 没有帐号?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