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a super-tag内容块类型标记(类DOM模型,XML)。
-
tana的supertag,我感觉很像HTML文件的变体。
都有标签,标签都有属性和内容,标签有层级。
太微要用条目做内容的话,那只能是HTML文档中的一个元素。而不是一个html文档,组织上感觉不方便。
就比如说写一个html文档,一个文件中只写一个标签,这样写很多个标签,然后用新的文件把这些标签文件组织起来。嗯,我觉得很麻烦,而且不直观。@linonetwo
-
我来简单总结一下吧。我之前没用过tana,只说从上面视频里看到的内容。
- 非常灵活。因为里面的supertag是可以随时修改的,就像身边的一个按钮,随时可以增改内容。而太微里的supertag插件则需要预先设定好。
这一点就相差比较大。之前我用supertag插件导入我自己搞的图书数据,就经常因为要调整那一串json代码,来回回滚git。因为有的时候要设置数据格式,没设置好可能就会把原有的内容抹除。这其实是挺危险的。
比如一个字段值,原本是2024.3.4,但后面设置成了格式为2024.03.04这种六个数字的形式,太微里的supertag插件不会有任何提示就会直接把上面的值抹除为空白。
-
反链。这个反链,相当于在太微里,要把字段值也新建成一个新条目。这样才会构建出反链来。这个要搞起来应该也不难。但tana可以嵌套下去,视频里没太演示,但看情况应该是可以继续嵌套下去,太微就不能继续嵌套字段了。
-
展示多样。比如里面就直接内置了三种展示,一种列表展示,一种表格展示,一种卡片展示。这个也很重要。因为不能直接呈现展示出来的话,用户就很难有下意识去调用之前写过的笔记。而有了这个直接呈现的展示的话,就能直接下意识去调用了。如果有很多数据的话,还可以先写第一字来缩小范围。
这些其实设拉子搭配一些其他插件,也能搞出来。但就是样子不太好看,集成度不高。
- 大纲与字段值链接的结合。
tana有个好处就是直接。大纲也是为了直接书写。而字段值可以直接在下面输入。说白了,都是输入时很方便。这一点supertag插件还差很多。输入基本上是空白。而且最常见输入的字符串,也只有一个小方框。感觉要调整。
而且里面还可以继续调整,甚至是结合筛选器。比如视频里演示的那样,用户可以选择只具有特殊标签的内容。在supertag插件中,则只能继续调整那一串json代码,然后重启应用了。
大概就是这些。
-
可惜tana不是本地离线应用。不然也确实想尝试一下。
我觉得不必限制于记笔记的想法。更应该搞一个记录的软件。就是说让用户更好的记录。再搞一些简单的展示方式。现在个人知识管理,应该需要被容纳在个人管理中。而个人管理,除了个人知识管理,还可以管理看过的电影,玩过的游戏,读过的书。还可以管理去过的地方。
与其说管理,不如说记录。先有记录,再有管理。而要有记录,就必须要有良好的输入体验。而且这种良好的输入体验并非像markdown编辑器那样的输入体验,恰恰相反,是把各种功能都做成按钮,像word那样直接摆出来的。
有了记录,再来考虑管理。管理其实也是一种记录,不过是更深层的“记录”。上一层的记录,可以看作是字段值的记录。而深层的记录,可以看作是对字段的记录。
字段天然就具有分类与标签的功能。或者说标签也是一种字段,标签就是在分类。
分类之后就是展示。展示还是几种方式,列表,表格,卡片,放大版,滚动条展示等等。
只可惜tana不是本地离线应用,可能后面会去尝试一下,但不会长久使用。
我觉得像tana这种软件,未来应该是很需要的。因为人天然就有一种记录自己生活的需求。因为人需要通过记录来加强认同,强化做过的事情,并以此维持内心深处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为什么我们不去记录自己的工作呢?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没有意义的。而我们会去记录的,通常是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而未来,有意义,有更多意义的人,会越来越多。未来的人越来越需要认为自己的生活是有意义的,他们不能再去接受无意义的生活。当无意义的生活占据他们生活的主导地位,是非常难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