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TiddlyWiki配置版本而非空白版
-
为什么推荐新用户使用配好的TiddlyWiki版本而非TiddlyWiki空白版
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但我认为值得单独拿出来讨论。我最开始学习TiddlyWiki时,并没有使用空白版。因为当我发现空白版除了一个语言插件和核心外,什么也没有,我就知道这并不是我想要的东西了。之后过了几个月,我发现林一二开发了一个软件,里面有配置好的TiddlyWiki时,我才真正意义上进入TiddlyWiki的世界。
刚开始的时候,我对很插件都不熟悉,但当时中文社区里有比较友善的氛围,所以我总是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筛选器要这样写,为什么不那样写,这个插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功能,如何修改插件的内容来实现自己想要的功能。林一二和其他社区成员经常回答我的问题,这让我深入了解了这些插件。
我要指出一点的是,TiddlyWiki是完全可离线的产品的,且拥有非常丰富的功能。所以我不担心插件会破坏我的笔记或者泄露我的数据。至少目前我还没有发现。当然插件之间确实会存在冲突的情况,这个后面再讨论。使用太记配置好的TiddlyWiki并不需要担忧什么,因为林一二也在使用,每次更新太记时,他都会更新这个wiki模板。如果存在插件冲突,那他也会及时修复。当然,你可能不满意林一二对TiddlyWiki的配置,那可真是太好了。因为你可以在他的配置上进一步修改,把他设置好的TiddlyWiki构建成你想要的TiddlyWiki。这正是TiddlyWiki的诱人之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TiddlyWiki,但如何开始呢,我认为从林一二配置好的TiddlyWiki或者其他任何人配置好的TiddlyWiki开始都会比从空白版本要好很多。
接下来我会说一些插件来进一步证明,为什么新用户更需要从提供好的模板而不是空白版本开始。首先,他需要安装CPL插件或者其他插件源,不然他只能获取官方插件,而无法获得其他插件。这里我推荐CPL,是因为这个插件源收集了且正在收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插件,下载、安装和更新插件都非常方便。我记得在没有CPL之前,我更新插件需要自己去追踪插件有没有更新,然后再把更新好的插件拖入到我的wiki中。当我有好几个插件需要更新时,我就不得不打开好几个网站去更新。这让我觉得很烦。所以我才会推荐任何一个新用户使用CPL管理他的插件。
其次,除了CPL之外,有一些插件我认为是每个TiddlyWiki都需要安装的。比如
$:/plugins/flibbles/relink
,如果没有这个插件和配套的系列插件,那么链接更新会非常麻烦。再比如$:/plugins/kookma/commander
,没有这个插件,批量修改会变得非常麻烦。以及$:/plugins/oeyoews/tiddlywiki-codemirror-6
,我认为这是TiddlyWiki目前最好的编辑器插件。想象一下,一个新用户接触到TiddlyWiki时,就遇到了这些优秀的插件,那他是不是更有兴趣了解TiddlyWiki呢?如果提供一个空白版给他,那他什么也发现不了。他并不知道在TiddlyWiki论坛和谷歌之外,还有这些优秀插件存在。(并且更多的时候,新用户在接触到TiddlyWiki之后,不太会主动去搜索TiddlyWiki相关的内容。)因为TiddlyWiki不像Obsidian,Obsidian几乎每个优秀的插件,都有非常详细的文档和介绍视频,即使是在中文社区,都有很多人自发地宣传Obsidian,更不必提那些具有商业性质的宣传了。没有人会否定TiddlyWiki功能丰富,但在接触到wikitext和widgets之前,他是不是需要先使用TiddlyWiki,写下一些他的笔记,然后才开始TiddlyWiki的旅程。并且我认为TiddlyWiki的插件和TiddlyWiki自身功能并不是冲突的。以我最近实现的一个例子来说,我使用了
$:/plugins/oeyoews/neotw-homepage
插件,并修改了里面的默认配置。然后我学习了TiddlyWiki自身的一些功能,最终组合成了我想要的功能,在没有打开任何条目时,展示的是页面按钮。效果如下图,这是目前绝大多数笔记软件都具备的功能,但TiddlyWiki似乎总是少了一点什么。我并不否认有些插件功能非常简单,简单到有经验的用户只需要写wikitext就能实现。但对新用户来说,他什么都不知道。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和计算机专业的用户,他们也未必能迅速接受wikitext。当他们面对空白版本时,就好像面对广阔但无人开发的土地。如果什么东西都要他们从头做起的话,那他们肯定会选择Obsidian或者notion等更容易上手的工具。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们为什么需要新用户,TiddlyWiki发展二十年了,新用户的加入一直都很少,而且TiddlyWiki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学习曲线。
我并不赞同这个观点,因为很简单,我们都希望TiddlyWiki能够活跃地存在下去。这就需要持续吸引新用户加入。新用户加入,他们会提出新的需求,新的解决方案和新的宣传方式。最简单的是向身边的朋友和同学推荐TiddlyWiki,进一步扩大TiddlyWiki的知名度。优秀的则可以写一些宣传文章,录制一些宣传视频,甚至写插件介绍和完整的教程文章。这些都是新用户能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而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新用户留下来。因为笔记软件的市场并不大,notion和Obsidian已经吸引了很多用户,而在中国,有许多新用户被思源笔记吸引。不管是开源的还是商业软件,新出的软件总是能够吸引到新用户,新出的软件往往有这样或那样花哨的功能,但新用户只要被吸引住了,那他们可能就会留在那里。
我以思源笔记为例来说明。思源笔记是开源加商业的组合。本地可离线的编辑器功能都是开源免费的,商业部分则是云端同步。但也可以选择其他同步方式。思源笔记发展非常迅速,在经过几次大的版本迭代后,现在已经稳定。思源笔记的很多插件都有中英双语介绍。这些插件的开发者大多都是中国人,但我要指出一点的是,很多人并不是专业的开发者,有些人在开发插件之前甚至没有接触过html、css和js。而这些人就是我们需要的新用户。如果我们也有很多并不了解前端知识的新用户,在接触了TiddlyWiki之后了解了,并把这些知识用在改造TiddlyWiki上,然后进一步传播他的解决办法,是不是会让TiddlyWiki更加繁荣呢?在AI盛行的现在,新用户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插件开发者,因为只需要使用基本的html、css和js。
如果我们需要新用户来发展TiddlyWiki社区,那我们就需要先把新用户留下来。而要把新用户留住,就需要从他们的角度去看待TiddlyWiki。我向很多朋友推荐过TiddlyWiki,但大多数都转向了Obsidian,即使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使用TiddlyWiki。他们觉得TiddlyWiki太复杂了,Obsidian更好,因为Obsidian是闭源的,所以他们只需要去组合Obsidian的插件就可以了,只需要保证插件之间没有冲突就可以了。他们不需要自己写代码,而在TiddlyWiki中,他们觉得还需要写wikitext这种代码内容,太麻烦了。新用户在TiddlyWiki初期也可以这样,他们只使用配置好的版本,然后删减一些插件或安装一些其他插件来实现他的目的。等他能够接受TiddlyWiki时,再深入了解TiddlyWiki的wikitext功能也不迟。如果他们一上来就接触空白版本,那么除了顶尖专家外,我相信没有新用户会愿意接受这种困难的挑战。
最后,我仍旧向新用户或我的朋友推荐太记,而不是TiddlyWiki空白版本。太记是开源免费的,里面有配置好的TiddlyWiki模板,太记还具备自动同步到GitHub的功能。如果愿意还可以把GitHub仓库公开然后发布成在线网址,构建属于自己的博客。我的博客就是这样搭建的。你只需要安装太记,然后新建一个TiddlyWiki,选择本地文件夹路径,就可以开始你的TiddlyWiki之旅了。
-
其实太记可以支持从 tiddlyhost 加载模板列表,显示成类似帮助列表那样的页面,然后用导入 HTML 的功能就能加载模板了,不过我觉得这个收益太低了,因为太记默认模板就足够好了,别的模板创作者不一定有我经验这么丰富。有这时间还不如给太记默认模板用 tour 插件写几个交互式教程。不过如果有人想提 PR 加当然是很欢迎的。
反正目前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为太记模板多做一些教程,让它变得像 VSCode 那样对新手友好。 https://github.com/TiddlyWiki/TiddlyWiki5/issues/8335
-
所以还是得集中力量优化太记模板,让它接近 notion,它是开源的谁都可以来优化。也没人说 notion 需要折腾,因为它不会让你卸载其中的某个功能,太微就是太自由了,所以让很多人以为自己有必要去折腾,但其实像用 notion 一样正常使用就好了。
说到轻量的问题,太记自带模板也是秒开,体积相比20TB的硬盘也只有一丁点大。其实我没见过哪个新用户说它不轻量的,一般都是有知识的诅咒的老用户才会这么说,因为知道这些功能都是由插件组成的。不过想想,如果它们被组合成一个插件,提供了所有功能呢?就像 Krystal 模板之前那样,尝试把所有东西都塞进一个插件里,那其实有的人就会说只有一个插件呀真轻量,但实际上这反而会在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更不好定制了。
所以目前我对模板的设计思路就是,入手像 notion ,开源方便觉得不够像 notion 的人来贡献(开源了这样就不会只能动嘴皮子了,而是可以真正参与进来),熟练之后方便逐个插件增删定制,也就是易于上手难于精通。
很多外国人只想着自己用,没想着通过推广它或者让它对新人更友好来回馈社区,也不能说自私吧,但如果他们阻挠我们推广或者阻挠让它对新人更友好的努力,那就是挺自私的,我理解为就是媳妇熬成婆了。上次我在国际论坛也和一个人因为这事来回说了一通,她就是说「如果首页推荐空白版的话,就不方便她自己下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