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 TiddlyWiki XP 的创建者,我代表我自己感谢 @linonetwo 于 2023 年 10 月 11 日建立了「太微中文论坛」,让所有 TiddlyWiki 使用者可以在论坛上相互交流学习。大佬就是大佬,行动力超强。
下面聊一聊我对于 TiddlyWiki XP 的一些想法。
为什么起名 XP?
当我遇见 TiddlyWiki 时我就爱上了它,一见钟情。这种独特的卡片式风格的笔记,令我着迷。于是我开始学习 TiddlyWiki,做很多学习笔记、去找很多插件、以及大量折腾以使维基用起来更加顺手。突然有一天,我心想:“我花了这么多时间,做了这么多折腾,应该分享出去,或许可以帮到其他学习 TiddlyWiki 的人。”于是我整理了学习笔记,并思考为它取一个合适的名字。直接叫 TiddlyWiki 教程或者学习笔记不合乎我的心意,我要为这份教程找一个合适的「代号」,不搞独特,找那种越简单越是众所周知的代号越好。当时想到了 Windows XP,这个「XP」是 experience 的缩写,尽管内心有个小小的声音说:用 XP 很老气会让人觉得过时,但总体上我觉得用 XP 很合适,因为这个教程就是学习体验 TiddlyWiki。
XP 的理念是实用
实用就是内容部分少讲理论多讲案例,让大家多看案例用法,你觉得这个用法适合你,就直接拿去用,减少新手学习负担。
实用的目的是希望你学习时得到正反馈,你看案例你就有收获,不浪费你的时间。
实用就是 XP 不一定要长得很好看,但一定要用起来方便好用。
XP 的用户界面
刚开始用空白版的 TiddlyWiki,我觉得那界面真是简洁优雅!但随着内容增多,我需要一个效率更高的维基操作界面。为什么 XP 的操作界面效率更高?
- 你可以在打开的条目间快速导航。
XP 将打开列表「固定」到左栏,并高亮当前条目,提升导航效率。
- 卡片居中的使用体验更棒。
空白版你阅读或者编辑内容时,老是需要向左转头,编辑内容时还得固定一段时间,这真的很难受!卡片居中,一下子就舒服了。
我知道有些同学想把默认的侧边栏移到左边,但我不赞同。我认为默认的侧边栏就应该放在右手边,因为大部分人右手使用鼠标,因此操控效率高。
所以 XP 形成了双侧边栏的默认界面布局。
- 固定标题栏和编辑器工具栏提升操控效率。
当你阅读一篇有点长的文章,发现需要修改,于是乎你使劲往上翻页,只为找到查看工具栏上的编辑按钮,经常这样操作真的令人抓狂。CPL 上有个 2click2edit 双击编辑条目的插件,但那也只是方便编辑条目,如果我想点击查看工具栏上其他按钮,我还得使劲往上翻页。所以多么痛的领悟,才选择固定标题栏。
同理,我们也必须固定编辑器工具栏,编辑内容时才能方便地使用其中的按钮。我们不能要求使用者必须背熟编辑器工具栏中的快捷键。
- 底部的 QuickBar 可以放置自己常用的按钮。
放在底部其实很巧妙。放在顶部会占用顶部空间,还会扰乱视野。放在底部刚好避开视野的常见区域,你要用时低头它就摆在那里,你不用时就好像它不存在一样。由于 XP 是双侧边栏布局,所以不可能放到左右两边。
由于右边栏空间有限,将页面工具栏中一些常用按钮移到底部,也算是充分利用了空间。
- 充分利用右边栏。
将一些常用功能固定到侧边栏。比如在 Commander 中批量管理条目,在 Things 中创建任务,在 Map 中画知识图谱,在侧边栏高级搜索中快速搜索,还有一个 Note 可以存放临时笔记等等。你可以切换侧边栏布局,扩大侧边栏空间时能展示更多内容。
目的是将大家常用的功能都摆在桌面上,提升操控效率。
侧边栏中还有一些其他东西,就不细讲了。
XP 不是一个发行版
说起来也很无奈,前面提到的各种问题,是每个新手都会遇到的问题。如何让新手不再需要面对这些问题,答案就是社区合力做出一个面向新手的发行版。新手拿过来就用,不要去折磨新手,重要的是发挥工具的价值。
但我已经讲了 XP 是一份教程,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面向新手的发行版。老实讲,我做不出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手发行版。插件搞出来能用就行,也没时间去管插件中中英文夹杂的界面。我觉得做善事也得量力而行。XP 只能说给大家一点启发,社区中有能力的人看到了,能做出一份面向新手的发行版。如果用 Linux 发行版来作对比,空白版就像 CentOS,新手发行版就像 Fedora Workstation。
说 XP 是一份教程,但不仅仅是教程,是因为 XP 位于教程和发行版中间的位置。其实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 XP 不只是一份 TiddlyWiki 教程,你学习这份教程可能会学到其他让你受益终身的东西。